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事行政 > 正文

工资预算和成本预算表(工资预算和成本预算表怎么填)

2024-01-26 14585 0 评论 人事行政


  

本文目录

  

  1. 怎样做工资预算
  2. 工程预算里面预算收入,责任成本,计划成本指的是什么
  3. 工资总额如何预算常见方法

一、怎样做工资预算

1.薪资经理做薪资福利的预算首先要了解员工的资料和工资信息

  

工资信息是很容易拿到的,但光有这些还不够,作为一个管理人员要从宏观上、从结构上把握这些数据。

  

比如一个一千人的企业,其中有多少管理人员,有多少技术工人,有多少办公室的文职人员,这些统计数据非常重要。因为做工资调整或者员工流动,不同的员工类别长的幅度或流动的比例是不一样的,这对明年的走势、整个工资成本影响的程度都不一样,不能只了解一些具体的信息,也要了解那些概貌性的、宏观上的特点。

  

人数、职位、级别和结构、工资结构、工资总额

  

此外还要掌握本年度薪资调查的涨幅预测。一是市场的行情,一是企业自己选择的或企业预计要做的涨幅。

  

财务部门在年初预算要定下来的时候,会先有一个预测数据估计,但这完全是预算内部的事情,是不向员工交代的,只是准备一下本年度大概会花多少钱在工资成本上。财务部门的数据通常都不准,因为它只能依据过去历史情况,而且因为不知道行情和走势会怎样,为保险起见,它会把数据放大好多,比如加了30%或者50%。但如果人力资源介入以后,根据上一年的市场调查情况和最新的市场走势,可以做的比较准确一点,但是一般也会留一些余地。这只是预测,跟真正的涨工资是两回事,因为涨工资要提前三个月框定。

  

3.确认福利开支占员工工资的百分比和统计的口径

  

对一般企业来讲,福利开支占员工工资的百分比可能在40%—60%之间,比如员工月工资额是一百万,如果计划给员工涨10%的工资,那就不是涨十万的事情,可能是十五万。因为工资涨了,福利也要涨,福利基金是按工资基本额规定提成的,这是国家的法律规定。这点一定要预算在内,否则就特别被动。

  

4.与招聘经理配合掌握人员流动增长的数据(企业的员工人头预算)

  

下一年度的员工流动情况很重要,也是人力资源部门一定要掌握的,否则预算出入会特别大。如果企业是稳定的,员工规模不会有太大的变化,那问题不大。但如果企业在发展,变化很快,而且这是目前本土企业经常碰到的情况,或企业经营不好,可能会减员。更多的企业计划下一年增长30%或50%,这就要员工支持,也就是要扩大规模,必须有一个尽可能准确的估计数据。这要与招聘经理或者劳动管理者合作,一般做劳动管理的会有一个人头预测或者年度的招聘计划。

  

在拿这个数据的时候也要了解几方面的情况:一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文职人员等的大概比例,至少从大类上讲,要有一个细分,不能笼统对待,因为各类人员的平均工资是有区别的,所以涨幅上会有区别;另外对整个工资成本的影响也会有区别,所以对员工增长比例的预测,要尽可能分类来做。

  

这四方面的资料是做公司薪资福利预算必不可少的,是具体操作的必要准备。

  

5.和财务经理合作,在企业的预算阶段及时介入

  

传统上工资福利预算是财务经理做的,人力资源部门介入以后,要跟财务经理积极配合。上面提到做福利预算对企业来讲,对员工来讲,对人力资源部门和对财务部门都有好处,所以合作是双赢的。

  

跟财务经理合作有一个技术要点要把握,一般做工资调整可能在年底或者第四季度,但是预算通常是在年初或者上年末,如果没有事先的计划,可能会很被动。所以在年初或者上一年底的时候,要及时地跟财务经理沟通,在恰当的时候介入工资福利预算。企业预算是一件很严肃的事,不能想什么时候做就什么时候做,而且一旦数据定下来以后,就不能随便改动。当然可能一个季度或半年以后会做一次更新,但不会随时变动。企业要出很多报表,可能要报董事会,要做各种各样的业务计划,业务计划都是根据这些业务的预算来做的。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时机。

  

在做的过程中还需要制定一个方案,报公司领导批准。公司领导批准通常是两条线,一条是经营部门的老总和财务领导,另外一条是人力资源本身的。如果是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可能要报总部,因为人力资源的统筹规划,从总部到分、子公司,要有个整体性。所以两条线都要批准,尤其是大中型企业,这一点更为重要。

  

二、工程预算里面预算收入,责任成本,计划成本指的是什么

责任成本预算(简称责任预算)是在工程施工之前,按照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所在地价格水平,应用相关定额和费用标准对项目施工活动中将要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预测和控制。从本质上讲,责任预算即项目的目标成本,它是上级单位给施工生产单位

  

三、工资总额如何预算常见方法

工资总额预算,是指企业管理者在工资管理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成本开支方面的权衡和取舍。下面让我来告诉大家工资总额的预算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工资预算和成本预算表(工资预算和成本预算表怎么填)

  

1.确定薪酬类型:A、年薪类;B、提成类;C、其他类(与效益不直接挂钩)

  

2.各薪酬类型的具体人员:划分A、年薪类人员划分:如: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技术中心经理/副经理、营销中心经理/副经理、商务中心经理/副经理、工程中心经理。

  

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影响企业盈利的业务核心人员(营销中心、技术中心、商务中心、工程中心)正职可以实行年薪制。考虑到部门内部的协调性和配合性,对副职岗位(营销中心副经理、技术中心副经理、商务中心副经理)也归属为年薪制,让副职与正职共同努力,做好配合和分管工作。

  

B、提成类人员划分:如:B1营销中心业务员/营销助理、B2技术中心部长、B3技术中心设计员、B4调试技术员、B5化验员、B6商务中心预算员、B7研发中心维修部全体人员。

  

考虑到B类人员的年度总额的市场竞争性、月标准工资的延续性、月标准工资和提成的比例关系,以后逐年在保证年度收入逐步增加的同时加大提成的比例,降低月标准工资的占比。这是M公司薪酬策略的一个重要方面。B类人员没有年终奖。

  

C、其他类(与效益不直接挂钩)人员划分:如:C1总经理助理、总经办全体管理人员、财务部全体、商务中心采购人员、网络管理员、C2后勤工人、C3工程中心管理人员。

  

比如技术中心的网络管理员,虽然该岗位在技术中心工作,但因为该岗位是对整个公司负责的,不享受技术中心提成分配, C类人员对公司价值大小不一样,他们享受的年终奖总额不同,所以对C类进行了C1/C2/C3的分类。

  

3.A/B/C类人员薪酬结构:薪酬结构为月标准工资、津贴、年终奖、提成、其他4部分。其中标准工资包含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

  

B类:标准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津贴、提成、其他。

  

C类:标准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津贴、年终奖、其他。

  

4.薪酬预算的方法和内容:依据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历史工资水平、B类人员《提成类人员管理办法》、最高/考核/最低毛利额目标值、各类人员的年薪总额收入相对比例(比如年薪占工资总额的比例)、工资总额的计提比例(工资总额与毛利额的比例)测算确定各类人员的薪酬总额的预算。

  

薪酬总额预算内容:标准工资总额、津贴总额(住房、电话、夜班、出差等)、其它(加班、福利等)总额、提成、年终奖。

  

津贴、其它类的总额预算是企业相对固定的支出,不与企业的效益直接相关。故对这两项的支付单独做预算。薪酬预算主要是测算工资总额(标准工资、提成、年终奖)的分类预算,工资总额预算的确定是依据毛利额的一定比例R(工资计提比例)提取,体现员工与企业同享成功、共担风险。

  

自下而上的测算:参照历史工资水平(各类人员的年度收入)、市场水平、历史A/B/C人员的工资占比确定A/B/C人员的年度总额进行标准工资总额预算。

  

这两个过程需要反复多次的测算才能确定一个合理的薪酬预算总表。特别对于第一次做薪酬预算的企业。

  

5.各类人员的薪酬总额预算:A、年薪类人员依据公司年度经营的最高/考核/最低目标确定最高/考核/最低的年薪发放总额。依据年薪制岗位的重要性确定合理的标准年薪。实际年薪=完成经营业绩对应的标准年薪×年度考核系数B、提成类人员依据B类人员现有的职务、标准工资总额、年度薪酬水平、B类《提成类人员管理办法》、公司业绩目标,分别测算出B1/B2/B3/B4/B5/B6/B7人员的全年薪酬总额。

  

C、其他类人员年薪预算C类人员的标准工资总额依据历史平均值和增长比例确定标准工资总额。重点是确定C类人员年终奖总额预算。为了体现年终奖与公司效益挂钩,依据经营业绩确定年终奖总额。

  

最高业绩目标:2个月C类人员标准工资考核业绩目标:1个月C类人员标准工资最低业绩:0经过以上的薪酬预算,老板、总经办(人力资源部)、财务中心、各业务部门都清楚的知道公司的人力成本是如何构成的,各部门做到什么程度的业绩需要的人力成本是多少,人力成本不再神秘和不可控,一切都在预算之中。

  

严格执行薪酬总额预算确定了年度薪酬总额之后,在日常薪酬发放管理时可以采用月度相对总量控制和年度决算方式进行控制。所谓月度相对总量控制就是将月度标定薪酬总额与销售收入等关键业绩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挂钩确定月度应发薪酬总额。年度决算则是将年度标定薪酬总额与全年销售收入等关键业绩指标进行挂钩,其目的是保证全年不突破薪酬预算,同时建立削峰填谷、以丰补欠的薪酬总额管理机制,比如各子公司及部门年度薪酬总额最高发放额度不得高于预算总额的1.3倍,对于超出额部分,形成薪酬调节池;在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薪酬总额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可以通过薪酬调节池适当补充,避免薪酬产生太大波动。

  

另外,由于该企业正处于快速成长过程中,为了鼓励各子公司及部门负责人通过充分挖掘现有人员潜力、提高流程效率、优化岗位设置来提高部门效率、避免人员过快膨胀,在预算控制中坚持加人不加预算,减人不减预算的原则,这样就将人力成本的责任转移到了用人部门。

  

薪酬总额预算是企业薪酬管理的难题,尤其是对于多元控股集团企业。企业进行薪酬总额预算的目的在于实现对薪酬总额的控制,而薪酬总额控制的关键在于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合理的薪酬总额预算,然后以薪酬总额预算为标准,实施薪酬控制。薪酬总额预算方法常用方法有:薪酬费用比率法、劳动分配率法、盈亏平衡点法、人员编制法。

  

薪酬费用比率=薪酬总额/销售收入×100%

  

通过控制薪酬费用比率来达到薪酬总额控制的目的。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企业薪酬总额要上涨,则必须保证销售收入上升。企业薪酬总额的增加是建立在销售收入增长的基础上。

  

薪酬费用比率的确定:在公司业绩稳定的情况下,根据公司以往的经营数据计算出薪酬费用比率;如果公司的经营业绩不稳定,则参照行业薪酬费用比率;然后,再根据薪酬费用比率,计算出合理的薪酬总额。

  

劳动分配率=薪酬总额/附加价值×100%

  

劳动分配率法是指企业获得的附加价值中多少份额用于员工薪酬分配。

  

附加价值是指企业本身所创造的价值,它是企业生产价值中扣除从外部购买材料或动力的费用之后,附加在企业上的价值。附加价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扣减法,即从销售额中减去原材料等由其他企业购入的且由其他企业创造的价值;另一种相加法,即将形成附加价值的各项因素独立相加而得出。由于相加法涉及薪酬费用,一般在薪酬预算中采用相加法。其公式为:

  

附加价值=利润+薪酬费用+其他形成附加价值的各项费用=利润+人事费用+财务费用+租金+折旧+税收。

  

盈亏平衡点,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通常是指企业利润为零(全部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时的销售额或销售量。

  

企业的薪酬总额=边际贡献-预计利润-其他固定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预计利润-其他固定成本其他固定成本是指固定成本中除去薪酬总额以外的其他固定成本。

  

编制法是在企业人员编制的基础上,根据员工的平均薪酬水平对薪酬总额进行的一种预算方法。公式:年度薪酬总额预算=标准编制×平均薪酬水平。

  

(1)统计企业各岗位平均薪酬,预测下一年度行业薪酬增幅,确定下一年度企业整体薪酬增幅及各岗位薪酬增幅。有些岗位,公司认为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可以将该岗位薪酬增幅定得略高于企业整体薪酬增幅;而有些岗位在本行业人员供应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同时并非公司的核心人员,而只是辅助人员的话,就可以将该部分人员的薪酬增幅定得低于企业整体薪酬增幅;还有些岗位的人员甚至可以维持现有水平。

  

(2)确定下一年度各岗位人员编制;(3)预算下一年度企业薪酬总额:

  

薪酬总额=∑各工资等级平均薪酬×职工编制×(1+薪酬增幅)。

  

通过人工成本预算和严格控制,不仅能够让各子公司和部门负责人感受到人工成本与公司总体效益的关系,同时,人力成本控制的压力也传递到了各用人部门。这样,案例中描述的困惑不存在了,而且薪酬预算则变成了推动各级管理者、员工工作的动力。

  

我国目前有关工资总额的主要法律依据是统计局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90年1月1日,统计局第1号令)及《〈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根据上述规定,工资总额的内函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之总额。其外延包括六部分:

  

一、计时工资。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包括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支付给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学徒的生活费),以及支付给运动员的体育津贴等。

  

二、计件工资。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包括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工资制,按劳动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按工作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以及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三、奖金。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等。

  

四、津贴和补贴。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五、加班加点工资。指按《劳动法》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

  

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包括根据和单位的规定,因病、工伤、


复制成功